您的位置: 德江县民族中医院党建文化新闻动态详细

医院管理论坛报:德江县民族中医院借人才兴院特色强院 激发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2-03-12 17:30:00本文出处: 宣传科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医院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民族中医院坚持人才兴院、特色强院的发展战略,把人才建设作为医院发展的主要抓手,采取“请进来、送出去、搭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带动和培养医院人才、业务梯队,推动医院医疗、管理能力“双提升”,为医院发展注入新活力。

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平台

“感谢各位领导、同事的祝贺,我能有今天的成绩,是领导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良好平台,是兄弟姐妹们支持、帮助的结果,没有医院这个平台,我啥也不是。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唯有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对得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这是德江县民族中医院中层干部微信群冯德荣对各位领导、同事祝贺他荣获铜仁市第三批“市管专家”的回应。在铜仁市人才工作表彰大会上,来自该市各行各业的 100 名佼佼者被授予铜仁市第三批“市管专家”称号,其中德江县民族中医院推拿科主任何昌禄和重症医学科主任冯德荣荣获此殊荣,成为该市中医康复医学科和重症医学科的领军人。

强化人才梯队培养、完善结构

德江县民族中医院实行三步走,对新聘用本科毕业生进行轮岗培训,对选拔招聘或考试入编的医学类毕业生,择优送到省级三级甲等医院规范化培训。从 2016 年至今,该院已对新聘用的 239 名本科毕业生进行轮岗培训,35 名优秀人员选派到上级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规培期间考取研究生且愿意毕业后回院上班的,医院继续发工资、给补助。对现有人员进行结构性改善,选拔学科带头人及业务骨干到省内外三级甲等医院进修学习,对外出进修学习人员除全额发放基本工资外,还根据职称高低和所属科室情况给予发放补助,2016 年至今,已派出225人次外出进修。针对聘用职工,该院通过打破事业编制与聘用职工身份界限,对编制内外人员待遇统筹考虑,实现同工同酬,尤其是在继续教育、学历提升、进修培训、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编内编外享受同等待遇,给予聘用人员充足的提升空间,让他们安心工作、积极上进。

注重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

为更好地引进并使用人才,该院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平台和校园招聘等多种途径发布招聘信息,在每年毕业季前往贵阳、遵义等地高校广招人才,同时,将引进来的优秀青年骨干送往北京、江苏、广东、浙江和贵阳、遵义等省内外三级甲等医院进修深造,对有能力、敢担当、勤作为、有想法的引进人才,推荐到医院科室管理岗位上,充分发挥其所长。近年来,该院先后引进了以文松、何昌禄、葛玲等为代表的一批中高端人才和 21 名硕士研究生,这些人员中大部分都成为了医院发展进程中的顶梁柱和学科带头人,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此外,该院充分发挥党员骨干在医疗服务、科研教学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注重提升业务能力,推行6S管理,每季度开展“最美科室”评比,每年度开展“优秀医师”评选活动,促进学科建设上台阶,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

全面提升服务能力、核心竞争力

该院按照“三区三院”发展目标要求,成立了疼痛医院、老年养护院、康复医院三个院中院,贵州省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和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创建工作如火如荼,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日趋完善,在铜仁市率先成立了土家医药馆、中医肿瘤科、治未病科、风湿免疫科、中医护理门诊等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特色科室,极大地方便了广大患者的就近就医需求。截至目前,该院有国家农村医疗机构特色优势专科重点项目1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6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3个,全国基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2个,是贵州省中医助理全科医生规培基地。发展进程中,德江县民族中医院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心五城”和建设新时代黔东北区域性医疗中心总体目标,将全面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确定为中长期工作重点,将创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和创建贵州省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确定为医院“十四五”时期规划目标。“蓝图要变为现实,首先要解决人才特别是高尖端人才的问题,虽然我们在发展路途上取得了一点成绩,但离上级组织的厚望、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在治疗大病、重病的能力方面还很弱,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只有解决好了治疗大病、治疗重病方面的能力,才算真正解决了县域内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远问题。”该院院长张永红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