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共体建设:精准有效惠民生
一、什么是医共体
即以县级医院为龙头,整合县乡医疗卫生资源,实施集团化运营管理。着力改革完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促进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医共体内人员正常流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就医秩序合理规范,逐步实现“制度强、服务强”“人民健康水平高、对医改满意度高”的“两强两高”目标。
二、建设医共体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医共体的建设正是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是维护基层群众健康的需要,是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需要,是县域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中心工作,更是脱贫攻坚,医疗扶贫的有力举措,是进一步推动医疗卫生重心下移,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构建合理有序分级诊疗制度,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有效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强有力手段。
三、我院医共体工作进程
2017年9月2日,德江县民族中医院长堡镇卫生院医共体成立大会隆重召开。此次医共体大会受到县政协、县卫计局、长堡镇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2017年12月7日,德江县卫计局副局长安剑、沈微,德江县民族中医院院长田永松偕同院班子成员兵分四路赴枫香溪、潮砥、楠杆、青龙社区等10个乡镇(社区)举行医共体挂牌仪式。
四、对于后续工作,院长田永松这样说
在医共体的后续工作中,我院将逐步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建立分工协作机制、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理顺双向转诊功能定位、建立分工协作机制、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理顺双向转诊流程为重点,不断完善组织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公益性,以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促进分级诊疗模式,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提供全周期关注群众健康服务;二是建立调动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在医共体建立之后,医共体成员将根据本地群众情况,建立“1+1+1”金字塔式医疗服务,我院将及时选派专业技术好的医护人员在医共体卫生院工作,同时也将从基层卫生院选派医护人员到我院或者更高级别医院进行学习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对于医疗水平好的医护人员,我们也会安排到我院工作,帮助大家实现理想和目标;三是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做好医共体成员单位中医药服务工作。采用中西医药结合的方式,保障群众健康,努力降低他们的成本,彻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实现真正的医疗扶贫。
五、编后语
全面推进医共体建设,提高县域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为群众提供从预防到治疗、康复、连续、协同、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转变的医共体工作模式。